
某汽车博主刚跑完马自达 3 Spirit Racing 原型车测试,就发了条 “分裂” 视频:“0-200km/h 冲线比 GR Corolla 快 0.3 秒,可 160km/h 后风噪直接盖过 2.5T 引擎的嘶吼,这‘钢炮’到底想当赛道狠货还是家用车?”
关键信息先划重点:墨西哥工厂生产、全球限量 5000 台、2.5T 涡轮机榨出 300 马力 + 全时四驱,还配了 Brembo 红钳和赛道级鹅颈尾翼,2026 年才上市,首批订车得等半年。
要知道现在新能源性能车扎堆,马自达却硬推纯燃油钢炮 —— 这是燃油时代的 “最后倔强”,还是真能靠操控吊打竞品?光看纸面数据不够,藏在细节里的门道才值得扒。
展开剩余78%先扒第一个争议点:“300 匹 + 全时四驱” 看着唬人,实际开起来是不是 “纸面王者”?前段时间有媒体拿原型车跟 GR Corolla 比加速,0-200km/h 确实快了 0.3 秒,但不少试驾车手都吐槽 “涡轮迟滞像隔了层纱”—— 低速跟车时,轻踩油门没反应,深踩又突然窜出去,像个脾气急躁raz.scvswx.InfoHTTPS|qfc.scvswx.InfoHTTPS| qog.scvswx.InfoHTTPS|的老司机。后来问了马自达工程师才知道,这是故意调的 “赛道取向”,低转时把动力憋着,就等高速段爆发,但日常通勤确实有点费劲。
操控这块更有意思,第二代 GVC 系统号称让弯道极限涨了 15%,可普通车主试驾完都说 “没感觉”,反倒是玩过改装车的老炮,开着它过连续弯道时说 “像被磁石吸在地上”。原来这套系统得把转速拉到 3000 转以上才发力,新手根本踩不到那个区间,等于白瞎了好配置。还有那套 Brembo 红钳,脚感是真线性,轻踩就有,但有维修师傅透露,墨西哥产的刹车片比进口件热衰减快 30%,要是经常跑赛道,建议提车就换成赛道专用片。
再说说第二个绕不开的话题,这些赛车化设计,到底是加分项还是 “实用刺客”?有个车主图好看,自己加了宽体套件,结果上牌时被车管所打回,最后花了两倍钱换官方认证套件才过关 —— 这波操作直接把 “原厂改装香不香” 推上热搜。内饰里的 RECARO 桶椅更一言难尽,包裹性确实拉满,过弯时能把人牢牢顶住,但身高 175cm 以上的人坐久了,腰就像被勒住似的,就算开了腰部电动调节也救不了,长途自驾根本没法用。
配置上也有点 “偏科”,AR 赛道导航能实时标弯道刹车点,驾驶数据 APP 还能存赛道圈速,性能党看了直呼 “刚需”;可后排空间比普通版马自达 3 还小,坐两个成年人就挤得慌,更别说放儿童安全座椅了。最让人吐槽的是音响,居然比普通版减配了两个喇叭,厂家说 “引擎声浪就是最好的 BGM”,但市区开根本不敢踩油门,结果就是一路听风噪。
最后聊聊大家最纠结的,现在新能源性能车这么多,买台燃油钢炮是不是 “交智商税”?一边是 2035 年欧洲就要禁售燃油车,另一边马自达却说 “这是给车迷最后的礼物”,态度挺倔强。
从订单数据看,6 成买家是 30 岁以下的改装党,社交平台上全是他们晒的爆改案例;但家用党大多在观望,毕竟这台车加 95 号油,市区油耗估计得 12 个以上,比同价位电动车养车成本高不少。更关键的是维修,钛合金连杆看着高级,坏了换一根就得 3 万,还好厂家出了专项延保,建议提车时一定要买,不然后期修起来肉疼。
说真的,这台车就像个 “偏科生”,操控上的优势能拉满,但实用性上的短板也很明显。不是说它不好,而是得选对人 —— 要是你周末爱跑赛道,平时就一个人开,那它大概率能戳中你;但要是想兼顾家用,那还是再想想,别为了 “情怀” 硬买单。
当新能源性能车把 “快” 变得廉价,这台马自达偏要守着内燃机的 “纯粹感”。可空间小、油耗高的短板摆那 —— 你会为周末赛道的快乐,妥协日常通勤的麻烦吗?毕竟好车从不是全能,只是看它的 “长板”,是不是刚好踩中你的需求。
发布于:湖南省